<th id="srnjd"><option id="srnjd"></option></th>

  • <big id="srnjd"><nobr id="srnjd"><track id="srnjd"></track></nobr></big>
    <strike id="srnjd"></strik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資訊 部門動態
    我市“三位一體”醫聯體 緩解基層“看病難”
    發布日期:2023-03-29 15:47  來源:淮安日報  字號:[ ]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強醫惠民為宗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按照“政府主導、自愿組合、資源下沉、方便群眾”的原則,聚焦構建管理聯合體、責任聯合體、服務聯合體“三位一體”醫聯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發展。2022年度,我市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在全省鄉村振興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陣。

    注重規劃引領,構建管理聯合體。我市落實國家《關于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出臺《淮安市推進縱向醫療聯合體建設的實施意見》《淮安市醫聯體建設工作方案》《淮安市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進一步優化改革路徑。通過設立理事會、管理層、監事會,實現決策、執行和監督分離。通過制定章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統籌醫聯體內資源配置與整合。充分發揮龍頭單位管理優勢和品牌效應,醫聯體成員單位實現同質化管理,共享先進管理經驗,提升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醫療集團4個、縣域醫共體17個、??坡撁?3個、遠程協作網12個,公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加入醫聯體。

    聚焦協同發展,構建責任聯合體。緊密型醫聯體內部探索建立整體編制或人員控制數額統籌使用、統一制訂進人用人計劃、統一人員招聘、統一崗位管理和按崗公開競聘、考核獎懲政策等,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印發《進一步深化分級診療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實施方案》,全市二、三級醫院安排業務骨干每天到所有簽約醫聯體結對關系的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坐診、手術、查房等醫療服務;每周利用休息日,到基層醫療機構開設“周末門診”。鼓勵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醫師有序流動,采取區域注冊方式,可不辦理多機構執業備案手續。鼓勵公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管理人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家工作室擔任首席專家、管理部門負責人,對雙向轉診工作予以把關和指導。統籌做好對口支援、城市醫生晉升職稱前到基層服務等工作,推動上級機構人員下沉、下級機構人員向上流動。醫聯體內建立統一的醫學教育培訓制度和輪訓機制,確保醫務人員公平享有繼續醫學教育、規范化培訓的機會,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優先接受縣級醫院骨干醫師進修、鄉鎮衛生院醫師務實進修,著重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隊伍素質。2022年,全市縣域內就診率達96.76%,居民兩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機構占比達72.13%;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60%以上。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二級以上醫院上轉患者82265人,二級以上醫院下轉患者44056人。

    聚力提質增效,構建服務聯合體。我市積極應對基層醫療衛生改革發展新形勢,通過升格為二級醫院、轉設為康復院、撤并為分院等方式對醫療資源進行優化重組,機構由137個精減至111個,形成以15個中心為龍頭、周邊鄉鎮衛生院為節點、村衛生室為網底的新型鎮、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目前,全市15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均具備二級綜合醫院基本能力,其中5家通過二級醫院評審,省級特色科室達15個。構建有利于雙向轉診的藥品配備模式,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用藥相銜接?;鶎俞t療衛生機構根據功能定位、服務能力以及群眾用藥實際需求,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醫聯體內普遍建成遠程會診、影像診斷、病理診斷、心電診斷等業務系統,實行成員單位藥品、耗材、設備等統一采購、統一配送。近3年,全市鄉鎮衛生院診療量增長19.8%,漣水縣高溝中心衛生院躋身“中國鄉鎮衛生院100強”。2022年,我市有5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覆蓋率全省第3。

    伊人AV